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资料库举行校内开放日

2013-01-25 12:02:03

 

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资料库举行校内开放日
 
作者:方莉强来源: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发布时间:2013-01-24
 
2013年1月11日上午,位于光华楼东主楼710室的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资料库,首次撩开神秘面纱,向校内师生开放参观。来自复旦 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人口学、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等相关学科的教师、博士研究生30多人参观了资料中心所收集的各种原始 文献资料。之后举行了座谈会,就如何结合不同学科研究者的科研课题,整理、应用这些珍贵资料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与学科建设座谈会由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刘欣教授主持。院长梁鸿教授在讲话中要求教师们积极参与学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平台所提供的资料、数据,做出好的研究成果与决策咨询报告,推进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学科建设,使之跨上一个新高度。
 
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是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的一个支持性机构,更是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学术共享与学科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经过 一年多的努力工作,该中心在张乐天教授的带领下,已收集了来自江西、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福建、上海等省市,从1949年到2000年间的 70000多份民间资料,涵盖了农村与城市基层单位的会计资料、统计资料、文书资料,个人生活史资料,个人信件,个人工作笔记与日记,等等。这些资料因其 独特性而极为珍贵,也因鲜明的“草根”性而更有助于真切理解中国社会生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召开的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与学科建设座谈会,为整合学 术资源,促进研究中心与学科互动,为师生开发、使用这批资料开展学术研究、推进学科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与方法。
 
参加讨论会的教师表示,看到这些资料感到非常震撼,走进资料库,就象走进了一座宝藏。一些年长的教师认为,资料的跨度与自己生命的历程重合,解读这 些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年轻的教师则认为,这些资料,为自己走进长辈们常提及的过去的那些年代,认识那些年代,与不久前的历史“对 话”,提供了便捷的通道。这些资料无疑是一座“富矿”,但要从中发掘“钻石”并打磨出一批让世人惊艳、学界赞叹的“钻戒”,则还需要做很多艰苦细致的工 作。
 
有的老师认为,一些国外知名大学也有大量中国研究的资料,虽没有这么丰富,但在管理、检索、利用等方面的经验和方法,却值得我们借鉴。有老师提出, 要有“百年大计”的综合规划,做到一百年以后还能有效使用这些宝贵资料。因此,如何整理归类,如何开放、管理、利用及收费,都要有通盘考虑。还有教师建 议,除文字资料外,还要注意收集视频资料、图册、相片等,一张老照片所透出的信息也许能抵得上一篇大文章。教师们在讨论中还提出了种种可能的资料开发路 径,例如,可以展开话语分析,讨论革命话语、革命生活、革命文字;可以作内容分析;可以把一些个人生活资料编码建立数据库;可以将私人文献用于心理分析; 等等。
 
刘欣副院长最后总结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作为一个学术平台,不但为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条件,其资料库也为研究者 认识49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和社会生活提供了十分珍贵、十分难得的文献资料。相关学科的研究者,探索这些资料,都能从中找到灵感、获得启示。我们可以把 有共同研究兴趣和相关资料需求的研究者结合起来,形成几个团队,在应用中对资料做分类、编码等整理开发工作。若这些团队运用资料做出一批有特色、有新意的 学术成果,则既能展现这些资料的价值,又是对这些资料的最好宣传,从而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开发使用这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