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政治社会学论坛”综述

2013-07-26 19:59:05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在2013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主办了“政治社会学分论坛”。论坛负责人为刘欣教授、桂勇教授,论坛秘书俞志元博士、林盼博士。本论坛收到来自大陆及香港、台湾、美国等海外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的论文近60。论文涉及的主题包括政治信任感、政治参与、媒体与政治生活、基层社会抗争和集体行动、社会管理和社会组织、国家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和冲突与政治稳定等。本论坛分围绕着“政治生活的社会基础”、“社会管理与政治发展”、“新媒体与公众参与”以及“基层社会抗争与群体性事件”四个专题进行了研讨。17位学者在论坛上宣讲了论文,8位学者评议了论文。该论坛被中国社会学会评为优秀论坛,在该论坛发表的两篇论文分别被评为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本次论坛上有四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政治生活的社会基础问题。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刘欣教授在以《分裂的村庄行政精英:村干部、组干部与一事一议》为题的发言中认为,村干部、组干部作为乡村行政精英,并非统一的整体。他们因各自在“国家—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而在村庄民主治理制度的建设中,可能起着截然相反的作用。村干部更有可能代表着国家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因此,村干部的力量越强大,村庄实行一事一议制度的可能性就越小;而组干部则更有可能代表了村民自下而上的民主化力量,因此,组干部的力量越强大,村庄实行一事一议制度的可能性就越大。他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有力地支持了他的观点和假设。刘欣教授由此提出了“分裂的村庄行政精英”论题。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郑卫东副教授,运用长三角七座城市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企业员工针对工作单位拒绝签署劳动合同的不同态度,提出同期群、务工资历与单位特征通过各种机制影响了农民工的维权意愿,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将持续上升,并对既有的劳工维权体系造成较大压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卢阳旭在其论文中,根据其多次对汶川地震灾区的实地调查以及科技部战略院2011年制定的《汶川地震灾区居民重建情况监测调查》,提出相比于家庭特征和社区行为逻辑,政府干预对住房重建速度的影响更为强烈的结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沈红研究员及社会学研究所罗琳、谭深三位学者,根据20082012年大量的实地调查,以及这一期间各种调查报告的数据,提出灾区民众对于政府部门的不信任,除了重建资源不透明、分配机制不公的主因外,也反映出具有外整合力的各方不论是政府援建方还是民间援建方如何面对村民诉求,与之建立有效链接的社区内整合力问题。在生计和社区重建过程中,公平性和“接地气”当是重建公共性的基础。
 
关于社会管理与政治发展这个主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陈慧荣讲师试图从两个维度拆解中国信访体系:信访部门所处的权力结构以及信访部门的组织运作。他认为,从外部看,信访体系嵌入了一个更大的维稳权力架构中,信访制度发生了转向,沦为维稳工具,没能有效处理正常信访事项;信访部门很难取得职能部门合作,影响了争议解决。从内部看,信访体系对上访人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处理措施,跟踪督办不力,信访干部缺乏责任制,效果适得其反的领导接访等运作方式严重影响接访质量。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正强的论文从中国信访制度的承载力入手,通过一种新的类型化方式(原发型信访与扩展型信访,后者由前者衍生、再生、扩展而来)揭示信访的扩展、衍生逻辑及其消长机制,对当前中国信访“爆棚”的现象做出了基础性、还原性的解释,进而阐明削减信访存量的主张。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魏万青的论文,根据CGSS2006数据,并借助《中国检察年鉴》及《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等资料从经济绩效、价值认同、政治参与三个角度对政府信任感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探讨政府合法性基础与机制,研究发现,经济绩效是民众对政府信任感的重要来源,相对于社会财富的增长,个体或家庭收入增长更能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郭俊伟在其论文中,以差序格局中的台湾作为分析对象,诠释性别的政治参与,并链接至政治系统理论中属性偏向的归类而探讨华人传统文化的概念是否仍存在,而影响献金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美国与台湾献金者类属相似政治系统,但台湾女性平均政治影响力大于男性,且行为导致系统偏向不稳定性。而华人社会的中庸文化,不但赋予女性主义正向号召力,并扭转传统须与时具进,避免配额制的负向歧视性。
 
新媒体与公众参与也是论文发言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陈福平,利用2011年皮尤全球民意调查中17个国家的数据报告,从数字能力、技术载体、网络效应和公共空间四个方面分析了社交网络使用的社会情境。研究结果表明社交网络由技术应用和公共空间的两种属性所构成,也正由于这种结合塑造了SNS使用中信息和参与的复杂性。本文的研究有效解释了SNS在地区扩散上的结构性差异,同时也表明其在全球范围将日益成为了新生代数字阶层实现“日常化”公共参与活动的网络平台。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魏伟,通过深度访谈京沪穗三地上述活动的核心参与者以及分析相关媒体报道和机构文本,聚焦了街头行为艺术这一社会运动行动库形式的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徐煜,选择了人人网中的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个体中心网的网络成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视了中国情境下两类不同的社交媒体政治类信息使用行为与在线政治讨论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对在线政治参与所带来的实际影响,并证实了在线政治讨论在政治类信息浏览与在线政治参与之间起到了抑制变量的作用。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治学系硕士研究生巫长林,从微博内容、传播受众、发布频率、微博构成形式、发布类型等角度分析了刘萍、梁树新、李承鹏三位独立参选人有关参选的新浪微博文本,提出了微博在2011年人大选举独立参选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给予了独立参选人一定的表达空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针对“基层社会抗争与群体性事件”的议题进行了讨论。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邓燕华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系教授Kevin J. O’Brien合作的论文,根据浙江华镇村级老年协会的个案,提出组织化抗争在中国比想象得更有可能,对抗争结果的研究应该超越一时的成败,而应关注抗争组织的长期影响。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李秀玫及黄荣贵讲师、桂勇教授合作的论文,通过CGSS2006年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索休闲方式与集体行动倾向的关系,提出城市居民的休闲方式对其集体行动倾向具有显著的影响,而类似的关系在农村子样本中则并不显著。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教授李军根据东北三省工作数据的收集,认为单位制在互惠的原则下,工人的基本生存权益受到国家全方位的保护。经济转型一定程度上是对单位制道义经济的否定,在缺乏对单位制道义经济和工人的国家制度安排的情况下,工人的基本生存权益受到损害,从而为其群体事件提供了道义支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吴长青在对鲁西农民抗争积极分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推动抗争继续分子持续抗争的动机是一种突出的、由抗争行动本身带来的、不同于受损逻辑的英雄伦理。这种英雄伦理发展出了互助连带机制、等级区分机制、友情再造机制等三种机制,从而推动着抗争的持续进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何艳玲及硕士研究生钟佩合作的论文中,根据一个业主集体行动故事作为背景,随着行动精英间关系在陌生人、伙伴、竞争者、熟悉的陌生人之间转换,行动精英间关系以一个中间变量的要素深深影响着业主集体行动的怨恨、能力、资金的再生产过程,从而导致业主集体行动动员能力的强弱变化。
 
在论坛的举办过程中,与会学者讨论热烈,论坛评论者的点评十分精彩。许多学者皆表示,希望“政治社会学分论坛”可以为研究政治社会学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指引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方向,并能够长久地举办下去。
 
(供稿人:社会学系林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