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明纳(57)
2013-10-21 09:07:12
2013年10月16日晚,由刘欣教授组织的第57次社会学习明纳在文科楼919室举行,共有31位师生参加。参与习明纳的老师有刘欣教授、周怡教授、黄荣贵老师、胡安宁老师和孙明老师,另有26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位博士生研究生在会上报告了他们的研究,分别为:范晓光(博士研究生,报告题目:流动轨迹、意见领袖与政治参与);张江(博士研究生,报告题目:社会表演:理论与经验);张凤池(博士研究生,报告题目:宗教伦理、社会网络与宗教参与——基于上海基督徒的田野调查)。每位报告者报告完毕后,引发了老师和学生的热烈讨论和积极互动,并提出了有价值的指导性修改意见。
在范晓光的报告《流动轨迹、意见领袖与政治参与》中,他发现社会流动的政治后果研究几经沉浮,最近又重获西方社会科学界的重视。根据西方同行的经验发现,不同的流动轨迹(mobility trajectory)会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和态度。针对学界主要停留在通过跨国比较层次去分析社会流动影响社会成员政治行为及态度的研究现状,他认为必须跳出传统范式挖掘其内在的生成机制。沿着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传统,该研究试图通过对来自社会网络中的意见领袖的类型化,分析意见领袖如何被流动轨迹影响以及其如何在流动轨迹和政治参与的因果链中发挥中介作用,以从社会流动视角揭示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的形成机制。报告完毕后,周怡老师以及其他同学对该研究中有关社会网络的操作化发表了评论,并针对拜年网是否在该研究中是有效度这一问题进行了商榷。刘欣老师对该研究中应该如何形成理论争辩给出了指导意见,并指出研究中概念化和文献的链接必须要有一段论述作为过渡。
在张江的《社会表演:理论与经验》中,他从什么是社会表演、为什么要关注社会表演,以及如何区分成功与失败的社会表演三个方面,简述了社会表演这一新近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理论,并简要展示了它在政治活动和事件分析领域里的应用。之后大家围绕社会表演概念的界定、理论内部的争辩点等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和细致的讨论。孙明老师和朱妍博士指出,有必要区分社会表演这一概念和以往的象征性行为/符号性行为,并需要进一步阐明社会表演这一概念在解释现实世界时可应用性及其优势。周怡老师指出亚历山大作为涂尔干学派的后继者,若在报告中将亚历山大和涂尔干的渊源说明清楚会更好,这样有助于提出竞争性的观点。刘欣老师指出针对社会表演这一概念,应该指出这一概念的理论维度为何、基于维度的类型学为何,再形成理论争辩。他建议张江可以发展出社会表演的类型学,或者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类型学,或者再引入别的变量。
张凤池的《宗教伦理、社会网络与宗教参与——基于上海基督徒的田野调查》从宗教伦理、社会网络两个维度探讨城市基督徒宗教参与背后的影响机制。第一,基督教伦理契合了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人们乐于参与基督教;第二,家庭背景、朋友圈以及教会内部情感依恋网络的作用,也是信徒参与基督教活动的重要原因。通过构建这样一套解释机制,回应以理性选择理论为基础的宗教参与论。报告完毕后,胡安宁老师给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首先,有关测量宗教性的方法,他给出了一个“3B”测量方法,即belief、belonging和behavior。其次,有关宗教为何在城市中兴起的原因,有关基督教的宗教资本以及其高度的组织化程度都是无可回避的问题。第三,他提出如何处理在做调查时被调查者的“self select”问题。第四,基督教伦理的测量应该如何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次社会学习明纳引发了大家强烈的思考和学术争辩,老师们给予报告者的意见将为他们将来的研究提供珍贵的指导意见,与会的其他同学也在发言者的相互讨论中受益匪浅。社会学习明纳的开展将为所有有志于学术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宝贵的交流平台。(李婪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