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通过对社会学理论、方法及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以及社会调查研究实践,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具有全球化视野的高层次的社会学专业人才;使所培养的毕业生初步具备同国际学术界对话的基础,具备一定的独立开展社会学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能力。
主要招生方向有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分层与流动、城乡社区研究、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文化与宗教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
基本学习年限3年,其中,前两年修课,最后一年调研和撰写论文。在培养模式上,实行导师负责的指导小组制度;导师可以邀请院内教师1-2人,海外相关领域的专家1 人,组成3-5人的小组。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均可作为指导小组成员参与指导。
总学分为35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10学分,学位基础课9学分,学位专业课6学分,专业选修课8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
在攻读硕士学位学期间,每位硕士研究生每年必须至少参加学院认可、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报告会3次。每学年结束前,相关证明材料或记录的复印件须送交研究生秘书备案,纳入毕业资格审核。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省市级以上的学术报告会至少1次,或在学院认可的、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报告会上至少作报告一次。参会或报告的相关信息的复印件必须送交研究生秘书备案。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或与导师合作作为第二作者在研究生院规定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不少于1篇学术论文,才可以获得申请学位资格。发表在内部学术期刊或公开学术期刊增刊上的论文,需经院学位委员会认定,认定有效后也可获得申请学位资格。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必须进行1-2个月的社会调查实践。
 
二、课程设置
1、学位基础课(每门课程3学分)有社会学理论、高级社会研究方法、中级社会统计分析。
2、学位专业课(每门课程3学分)有社会学原理、当代社会学理论著作选读、社会学方法论、社会分层与流动、经济与社会、城市研究、文化社会学、宗教社会学、宏观社会工作、高级社会心理学、中国社会思想史著作选读。
3、专业选修课(每门课程2学分)有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原著选读、社会学前沿专题讲座、属性数据的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验研究设计、调查研究案例与实务、质性资料分析的策略与方法、政治与社会、社会资本与关系研究、全球社会学、发展研究、社区研究、性别研究、犯罪社会学、中国当代社会问题、49年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文化革命研究、中国文化与社会、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儒家思想原著选读、社会工作理论、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都市人类学、发展人类学、田野研究、高级应用心理学、公共政策研究、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研究、劳动经济学、人口问题与社会政策、科学思想史。
4、跨一级学科课程,由导师指导学生选修。
5、对未接受过本学科(或专业方向)本科学习训练的跨专业考入的硕士生,应补修本学科两门本科生专业课程(在社会学导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三门课程中选二)。
 
三、学位论文要求
1、硕士论文必须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2、确定选题前,要对该研究领域的文献作全面的批判性回顾,文献综述应简明扼要。
3、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鼓励学术创新;选题应以解释性研究为主要目的,一般应为经验研究,理论性论文应有发展出经验研究论题的关照。
4、论文选题必须经过开题报告阶段,开题答辩应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一旦通过开题,论文题目原则上不再作大的改变。
开题未通过者,须在一个月内再次开题。再次开题未通过者,视情况延长学习年限。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如确因某些原因需更改论文题目,须经指导小组同意,报送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并重新开题。
5、论文研究的中心问题要突出,研究方法规范,鼓励使用经验研究方法,尤其是定量研究。
6、论文引用资料要翔实,论说充分;结构严谨,行文流畅。
7、论文字数要在2.5万字左右,不得少于2万字,并达到在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的水平。
8论文必须经3名院外专家(至少有2名校外专家)匿名评审认为达到硕士论文水平,才可以申请答辩。
如有1名匿名评审专家认为未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或者认为论文还需做重大修改,该论文原则上将不进入本次论文答辩程序。如果论文作者有充分理由认为自己的论文符合论文答辩条件,可由论文作者写出书面申请并由导师签字同意后,提交院学位委员会。院学位委员会需集体决定是否同意该申请。如果同意该申请,则由院学位委员会根据论文所属专业领域确定1名评审专家对论文进行审查。如论文评审通过,可进入本次答辩程序;如该专家仍认为该论文未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或认为论文还须做重大修改,则需延期答辩和毕业。此次审查的结果为最终结果。
9、进入答辩程序的硕士研究生必须根据外审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认真修改,然后经指导小组审查同意方可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完成后,通过者必须根据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的问题,对学位论文进行再修改,经指导老师审查同意后,再将修改稿作最后存档。
未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必须在导师及指导小组的指导下重新进行论文写作,并参照前述程序进行外审及后续各项工作。
 
四、论文开题报告规范
1、确定选题前,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对选题所涉及的已有研究文献作较全面的批评性回顾,文献综述应简明扼要并与自己的问题相关。(注意充分使用图书馆中外文文献检索系统,比如EBSCO, JSTOR, CNKI等,作文献检索)。在文献检索、回顾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选题,自己的选题与已有研究的关系,自己研究的新贡献。
2、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鼓励学术创新;选题应以解释性研究为主要目的;一般应为经验研究,理论性论文应有发展出经验研究论题的关照。
3、定量研究的选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的问题(理论问题和经验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目的、文献综述、理论与假设(或核心概念)、理论定义、操作定义、测量指标、抽样方案、收集资料的方法、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时间进度、经费预算等内容。
4、定性研究的选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的问题(理论问题和经验问题)、目的、概念框架(或理论在研究中的作用、理论建构的方式)、研究的场景、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对效度信度以及研究伦理的反思和讨论、时间进度、经费预算等内容。
5、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格式,参照《社会学研究》的规范。报告字数要求2000-3000字。